close

Netflix不久前上架了這部西班牙電影。艾蜜在這之前就很期待這部電影,一上線就馬上看囉~那麼這部有達到艾蜜的預期嗎?答案是:有,但也沒有。為什麼呢?繼續看下去吧!

 

image

片名:絕命大平台 The Platform

導演:加爾德圖.加茲特魯—烏魯蒂亞里

語言:西班牙語

<劇情簡介>

主角葛蘭某天醒來後,發現自己身處於深不見底的絕命坑中。每天的固定時段,平台會由上層往下降,而下層只能吃上層剩下的食物。獄友告訴他,三十天後,將會被分配到不同樓層。….是誰建造了絕命坑,目的又是什麼呢?

 

如果想看分析的話,可以跳過劇情,直接滑到最下面喔!

 

 

======以下劇情有雷======

電影的開頭是一群頂尖的廚師們,製作大量的高級食物,每個動作都相當謹慎,像是在高級餐廳服務一樣。但是,這部電影的主軸是下降的大平台,大家當然也都猜到了,這些食物是要送去絕命坑的。

 

image

正在製作餐點的廚師們

 

---第48層---

畫面切到主角葛蘭在第48層醒來

 

image

男主角葛蘭

 

葛蘭的室友崔馬加西告訴他,48層是好樓層,我們會在這裡待上一個月,每天食物會從上層降下來,而我們就吃上層吃剩的食物。之後崔馬加西就拒絕透露更多資訊,因為「很明顯的(Obvio)」(這是崔馬加西的口頭禪),這並不公平,尤其在葛蘭無法提供任何資訊時。

 

image

從上層降下來的大平台

 

image

杯盤狼藉的食物們

 

人們吃食物時都是用手直接抓,而吃剩的殘渣也隨意丟棄在平台上,葛蘭一開始完全不願意碰任何食物。由崔馬加西吃食物的方式,可以很清楚的知道,上層的人絲毫不關心下層的食物分配,能吃多少就吃多少,並且還會在食物裡「加料」,吐痰啊、丟棄碎酒瓶等等。

 

葛蘭撿起了一顆外觀還算乾淨的蘋果後,平台就開始往下降。這時,葛蘭感覺到室內的溫度越來越高,崔馬加西告訴他,必須丟掉水果,只有食物在這一層時,食物才屬於我們,否則將會被熱死、或是凍死

 

image

葛蘭試圖保留一顆蘋果

 

到這裡,遊戲規則已經很清楚了。下層吃上層剩下的食物,每一個月會更換一次樓層。

 

為了打發時間,葛蘭和崔馬加西開始有了對話。葛蘭是為了戒菸,通過面試後自願進入絕命坑的,攜帶的物品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。當問到崔馬加西攜帶什麼物品時,崔馬加西說了一個被惡質電視商人騙了的故事,而他攜帶的物品,就是因為被騙而購買的「終極武士」。(艾蜜os:看來凶器是很棒的攜帶物品呢。)

 

image

崔馬加西的「終極武士」

 

時間久了,葛蘭也被絕命坑同化了,逐漸放棄起初的堅持,每天暴飲暴食,並且開始踐踏食物,成為了名副其實的「上層人」。

 

image

踐踏食物的葛蘭

 

在這一個月中,葛蘭遇見了跟著平台下降的光美。崔馬加西告訴葛蘭,光美每個月都會下來尋找她的孩子。

 

image

跟著平台下降的光美

 

---第171層---

一個月很快的過去了。

葛蘭醒過來的時候,發現自己被五花大綁。

image

被五花大綁的葛蘭

 

原來這個月被分配到的樓層,是第171層。崔馬加西告訴葛蘭,這個樓層很不好,非常不好,比起被吃,不如吃人,我也會把你的肉分給你的。

 

同時,有人因為醒來發現自己在分不到食物的樓層,而絕望的從平台經過的方形空洞跳樓了。

 

image

崔馬加西用「終極武士」割下葛蘭的肉

 

不久後光美隨著平台下來,順手便殺了崔馬加西。光美和葛蘭靠著崔馬加西的肉,度過了這一個月。

 

image

正在割下崔馬加西的肉的光美。

 

---第33層---

新的一個月到了,這次分配到33層,由於崔馬加西已經死亡,新的獄友是伊美利,帶著一隻名叫拉姆西斯二世的臘腸狗。

 

image

伊美利和拉姆西斯二世

 

畫面轉到葛蘭面試的時間點,這時葛蘭才發現,原來伊美利就是當初面試他的人。

 

image

葛蘭:「這些停頓是測驗的一部份嗎?」

伊美利:「會讓你感到不自在嗎?」

葛蘭「不會。」

伊美利在不同的格子上做標記。(艾蜜os:事有蹊蹺!)

 

伊美利每天都會在平台下降前,放上兩盤分配好的食物,請求下層的人只吃這兩盤食物維持每日所需的熱量,並且也為下層的人分配,好讓所有人都能吃到食物。想當然,下層的人並不會聽從伊美利的話,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上層人的「特權」。

 

image

伊美利分配兩份食物

 

有趣的是,當葛蘭告訴下層的人,若他們不照著女士的話做,就每天在食物裡大便,並且抹在所有食物上,下層的人便乖乖照著伊美利的話做了。當然再更下層的人有沒有遵守我們並不知道,但是伊美利說,這不是她所期望的結果。不是經由「恐嚇」,而是「溝通」達成才好。

 

葛蘭意外的發現,在豐盛的食物當中,隱藏著當初自己面試時,被問到的最喜歡的食物:勃艮地紅酒焗田螺。難道所有的食物都是由絕命坑中的人最喜歡的食物組成的嗎?

 

image

第0層的食物相當豐盛精緻

 

image

勃艮地紅酒焗田螺

 

另外,光美這個月也在尋找她的孩子(然而伊美利說絕命坑不會有16歲以下的孩子,這是怎麼回事呢?)。光美在這層停留時,殺了拉姆西斯二世。

 

---第202層---

新的一個月到來,這次的樓層比任何一次都要更低。

 

image

一點食物都不剩的平台

 

image

伊美利自殺了

 

image

餓到開始吃紙的葛蘭

 

image

葛蘭因為背負著兩條人命所苦

 

---第6層---

這次的樓層比起以往是最高的。獄友巴拉特嘗試請上層的人幫助他從繩子往上爬,卻被上層的人大便在臉上(艾蜜os:噁….)。葛蘭在經歷了先前的痛苦後,決定與巴拉特兩人一同打破絕命坑的體制,跟隨平台往下層移動,並親自為每層的人分配食物。

 

image

葛蘭和巴拉特

 

在一層層下降的過程中,巴拉特遇見了智者師父。師父告訴葛蘭與巴拉特,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信號(symbol),信號必須是一個讓管理階層能夠一眼就明白的東西。而這個信號就是將一盤精緻的奶酪,原封不動地送回第0層。並且,師父告訴巴拉特,不可以到了每一層都直接打人,要先開啟對話,如果溝通無效的話,就打吧。

 

image

師父對著踩在食物上的巴拉特說:「你在幹什麼?」

 

image

守護奶酪的葛蘭和巴拉特

 

---第333層---

葛蘭和巴拉特終於到達最底層了。這時食物也早就一點也不剩,除了那盤精緻的奶酪。正當兩人疑惑第333層怎麼沒人時,一個明顯是16歲以下的孩子,從床底下爬了出來。這個孩子,也許就是光美一直在尋找的對象。

 

image

從床底下爬出的孩子

 

孩子很餓,但是奶酪是信號,必須保留下來。葛蘭和巴拉特掙扎許久,最後還是決定將奶酪給孩子吃。

image

葛蘭和巴拉特把奶酪給了孩子

 

奶酪沒了,信號也沒了。葛蘭靈機一動,和這個孩子一起被送回第0層才是信號!於是葛蘭和孩子一起爬上了平台,下降到了第333層之下未知的空間。

 

這時崔馬加西的幻覺又出現了。崔馬加西告訴葛蘭,信號只需要孩子一人就夠了,葛蘭沒有被送回第0層的必要。最後葛蘭從平台上下來,留下孩子一人,跟隨平台往上升。電影到這裡結束。

 

image

從平台上下來的葛蘭和崔馬加西的幻覺

 

image

隨著平台上升的孩子

 

======電影感想分析======

艾蜜一開始說了,這部電影有,也沒有達到艾蜜的預期,為什麼呢?首先,這部電影有非常多的隱喻,雖然整體的結構簡單,世界觀不複雜,但是艾蜜認為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。不太滿意的是結尾的部分,收的有點匆促,小扣分。

 

電影中的階級分層相當明顯,最高的是管理階層,接著是絕命坑中從第1層開始往下的人們,然而在第1層和管理階層之間,存在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。絕命坑中的人們無法預知每個月會被分配到哪個樓層,因此在被分配到高樓層時,便恣意地享用食物,畢竟一個月後難保不會被分配到拿不到食物的低樓層。

 

這部分影射了實際社會的現象,管理階層是真正擁有掌控權的強者。而弱者當中,享有稍微多一些資源的人,便會欺壓比自己更弱小的人,形成弱弱相殘的局面。照理說同為弱者,若是多為彼此著想,那麼資源便可以得到合理的分配,然而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當中,大多數人並不關心弱者如何生活,只考慮自保,享用自認所擁有的「特權」。

 

崔馬加西在電影當中所扮演的角色,是對現狀全盤接受,不去思考打破規則,只考慮自保的人。崔馬加西的口頭禪「很明顯(Obvio)」,顯示了崔馬加西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。資源多的時候盡情享用,資源少的時候利用身邊的一切謀求生存,過著今宵有酒今宵醉的生活。崔馬加西的態度是在混亂的洪流中,最保險的生存方式,也正是因為大部分人懷抱如此態度,改變才無法發生。

 

伊美利在電影中原先是管理階層的人,因癌症而自願進入絕命坑,嘗試引起改變。很顯然的,伊美利並沒有成功。伊美利的行為,顯示了伊美利對絕命坑實際的狀況了解不多。一來伊美利認為絕命坑中不允許16歲以下的孩子進入,然而實際上有孩子存在;二來伊美利相當理想化,認為只需透過溝通,便能讓絕命坑中的人們自發性團結;三來伊美利帶了拉姆西斯二世進入絕命坑,即使伊美利和拉姆西斯二世輪流進食,但她並沒有考慮到絕命坑中的人在不知曉事實的情況下,只會認為她濫用資源。伊美利所影射的,是現今社會中不屬於權力中心,但仍享有大量資源的人,對下流階層的狀況知之甚少。

 

光美是本作最大的受害者,同時也是最強悍的弱者。光美因為擁有必須守護的事物,即使受到各種欺侮,卻仍堅持尋找她的孩子。光美所影射的,大概是在社會中最為底層的人,必須足夠堅強,才能不斷的打滾的生存。

 

談到本作的主角葛蘭,為什麼葛蘭是促成改變發生的人呢?在葛蘭的面試中,葛蘭對伊美利的沉默提出了疑問。這裡的沉默是測驗的一部份,格蘭打破沉默了,因此伊美利在這道題上,做出了與其他題不同的記號。對現狀存疑並做出行動,是促成改變發生的必要條件,葛蘭擁有這項特質,因此被送進絕命坑中,引領即將發生的改變。

 

由於管理階層掌控著食物的來源,若是葛蘭想改變絕命坑體制,無論如何都必須向管理階層傳達訊息,透過管理階層之手,打破既定的規則。現實社會中也是如此,由於弱者的力量有限,若能向強者傳達信號,便能透過強者之手,由上往下的進行改變。

 

電影到了最後,葛蘭並沒有坐上平台,而是離開了。葛蘭去了哪裡並不是重點,因為葛蘭在這場改變當中,只是作為引路人的角色。真正的改變,是在孩子被送回第0層之後才會開始的。最後孩子隨著平台上升,象徵了希望與改變,讓人感覺到,這個社會上仍舊有那麼一群人,嘗試促成體制的改變。

 

另外,這部電影在某些細節的設定上,諷刺了社會的現象,例如騙人買下「終極武士」的商人手法,以及即使到了錢財毫無用處的絕命坑,仍然守著金錢不放的守財奴等等。更多細節仍待觀眾的發覺。

 

艾蜜認為這部電影傳達的核心思想是「破格」。由於改變是不會自然發生的,當所有人滿足於現狀、屈服於現狀,那麼就不會產生任何改變。對體制發出質疑並採取行動,改變才有可能真的發生。

 

最後,如果喜歡艾蜜的文章,歡迎點擊關注,艾蜜會不定時發布觀看作品的心得分享喔~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emiemi 的頭像
emiemi

艾蜜艾蜜

emie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